7月7日,陶氏宣布董事会批准关闭三个欧洲上游资产,以应对结构性挑战、优化盈利能力。具体关停计划如下:
包装和特种塑料:位于德国博伦的乙烯裂解装置,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关闭。
工业中间产品和基础设施:德国施科保的氯碱和乙烯基(CAV)资产,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关闭。
性能材料和涂料:英国巴里的基础硅氧烷工厂,预计2026年年中关闭。
陶氏这次关厂潮来得并不突然,更像是欧洲化工行业困境的一个缩影。其德国施科保的氯碱工厂,那些即将停转的反应釜,见证的不仅是800个家庭的生计变化,更折射出欧洲制造业的深层危机,能源成本居高不下,市场需求持续疲软,让这些运行了几十年的老厂成了"成本黑洞"。
细看这三家工厂的命运轨迹颇有意味:德国两家老牌化工厂将在明年年底前熄火,而英国硅氧烷工厂还能多撑一年半。这种差异背后是赤裸裸的算账逻辑,基础化学品利润薄如刀片,而特种材料尚存喘息空间。
再看陶氏的全球棋局。他们刚把土耳其碳纤维合资公司的股权变现1.25亿美元,转头就推迟了加拿大的零碳项目。这种收缩与扩张并存的策略,暴露出化工巨头在行业寒冬中的生存哲学:既要现金过冬,又不愿错过未来赛道。"弃车保帅",关掉欧洲三座工厂省下的2亿美元利润,或许就是陶氏熬到下一个景气周期的救命钱。只是不知道,当2029年这些工厂彻底完成清理时,欧洲化工产业的版图又会变成什么模样。
粤友钱优配-股票配资宝-线上炒股配资-杠杆配资哪家好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